姓名:张轩
第3届优秀医师
所属医院: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职务:健教部副主任
个人介绍:
  张轩,主任医师,1962年5月出生,1985年7月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,2001年12月入党。现工作于无锡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部,任健教部副主任。从事消媒工作多年,有丰富的工作经验,曾参加江苏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能竞赛,获团体第二名。
  张轩同志作为中心业务骨干,在援疆一年期满归来后,积极响应号召,主动请战到灾区一线参加抗震救灾工作。为了做好灾后防病工作,张轩同志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,结合灾区实情,因地制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卫生防病措施,受到省中心陈连生队长的好评。
  张轩同志作为无锡市首批队员,于16日紧急赶赴四川震灾第一线。到达灾区后的首要任务是对北川县城和三个乡镇进行喷洒消毒。他和队友们约定:一定要做到拉网式、全覆盖,决不能留下一个死角。
  张轩的工作时间是每天早上6时到晚上8时。北川白天的最高气温已近30℃,但消杀人员作业时全副武装,防护服、口罩、手套一样都不能少。尽管一路上要喝很多水,但由于出汗实在多,白天连小便都没有,暴露在外面的脖子更是多次蜕皮。他每天身背30公斤重的喷雾药水,徒步完成近5平方公里的消杀任务。沉重的喷雾器在背上一刻不停地震动着,搅得五脏六腑就像翻江倒海,饥饿的感觉已荡然无存。后背的皮肤被磨得又红又痛,与汗水湿透的上衣粘在一起,但是,张轩还是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次消杀工作。遇到有遇难者遗体的地方,防疫工作要求更高,不仅要换上更厚的隔离服,而且喷洒药水的量也多,每次都要进入废墟下进行彻底消毒。真正实现卫生防疫工作的全覆盖,不留一个死角。
  灾区健康教育对象是十分复杂的,有性别、年龄、职业、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,不同的对象接受能力也不一样,受灾群众绝大多数是农民、知识结构较低,自我保健能力差。张轩和他的队友们积极联系当地乡镇、村干部,利用他们熟悉受灾群众的有利因素,使宣传、教育工作深入到群众中去。为了扩大健康教育的范围,张轩和队友们决定采取在墙壁上书写健康教育标语的形式进行宣传。他们设法弄来了红色油漆和油刷,蹚着乱石,踏过废墟,艰难地行进在遍地扎脚的瓦砾碎石上,在灾区的主要交通要道、乡镇、村口破损的残壁上书写墙体标语口号提醒灾民注意救灾防病。为了真正落实“三个人包一村”的责任制,他们对武警官兵进行培训,实现防疫人员、防疫物资、防疫工作、健康教育同时到位,不留空白;他们还利用晚上休息时间,为灾民开办“健康教育夜校”, 尝试开展集中的健康相关知识培训。培训内容包括震灾之后的安全注意事项、饮食相关卫生知识、简易厕所设置与使用知识、常见疾病防治知识、消毒杀虫等,他还手把手教会村民如何消毒,深受灾民的欢迎和省救援队领导的好评。
  身处地震重灾区的恶劣环境下,张轩和队友们住的是自己动手搭建的帐篷,有天夜里发生了三次余震,有一次据说达到6.1级。余震发生时,大地战栗,张轩和他的队友们开玩笑说,“我们在帐篷里真像是躺在了按摩床上。”
  每天吃的就只有可携带的干粮,就连方便面都是用矿泉水泡的。他们每次出发前必须带好中午的干粮和矿泉水,有时还把仅有的干粮送给路遇的灾民,那就只有饿一顿了。当前线的记者采访他,问他最想要的是什么时,他的回答是:“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。”直到在北川工作的第五天晚上,他们才吃到由灾民为他们做的第一顿热饭。
  队员们每人每天只有一小桶生活用水供应,虽然每天接触大量刺激性药水,一天下来一身刺鼻的药水味和难闻的腐臭味,但也只能勉强擦洗一下,洗澡根本就是奢望。早上的洗脸是“干擦式”的,只能用喝剩下的水倒一点在手上,抹一下脸,然后用毛巾擦干,洗脸就算是完成了。当省救援队领导得知5月21日是张轩47岁的生日后,特意安排张轩所在的分队于20日晚开赴德阳市区,让队员们吃顿稍微像样点的饭菜,顺便洗个澡,这是张轩到灾区后洗的第一次澡。队友们都说:“张轩,我们都是沾了你的光,才享受到这个待遇的哦!”
面对媒体和大家的慰问,他说,只要是有点良知的人,看到当时的情形,都会这么做的。
  是啊!他没有铮铮誓言,只有使命在肩。为了灾区人民的健康,他身临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,为了确保实现 “大灾之后无大疫”的总目标,他努力奉献自己的力量,履行着一个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!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宽广胸怀,展示了共产党员的旗帜力量!
  2007年被评为无锡市优秀医师。
 
 
 
 

版权所有:无锡市医师协会
地址:无锡市金城路399号1-511室     电话:0510-82757102
 
邮编:214023     E-mail:wuxiysxh@126.com 
苏ICP备09022956号